近日,家住唯亭的黄老伯接到了来自西湖社区工作人员小陈的电话:“您好,黄伯伯,我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小陈。电话您是想了解一下您最近身体怎么样?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,比如上门保洁、测量血压血糖等需求。”
年过80的黄老伯刚随女儿迁居园区不久,对小陈的来电既感意外,又感惊喜:“本来对离开家乡来苏州定居有很多不安,没想到刚来就接到这通关爱电话,让我感到很窝心!很温暖!”
据小陈介绍,他们对辖区内70岁以上老人,每月都会进行一次电话访问,了解区内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
夕阳无限好,人间重晚晴。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,很大程度体现了它的文明程度。
在园区,针对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,多种多样的服务彰显了这座江南都市的柔情与温度。
近期,园区各街道正如火如荼开展家庭“适老化”改造。
芭堤社区80多岁的李大爷年事已高,在使用厕所和浴室时存在诸多不便。
李大爷说:“家里浴室地面洗过澡后就特别湿滑,前段时间不留神摔了一跤,所幸没造成骨折,老伴搀扶着站起来了,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后怕极了。”
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此情况后,积极联络“幸福唯亭”资源,同时上门耐心细致和李大爷夫妇沟通交流,立足于他们的需求点,决定在厕所和浴室墙面增加辅器,并根据老人的身高确定辅具安装高度。
施工完成后,李大爷摸着崭新的辅具,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连连致谢。
在这里,热气腾腾的饭菜通过多方爱心接力直达餐桌;适老化改造让居家环境更便捷;足不出户过上智慧养老生活……
伴随着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不断深入,一幅幅“老有颐养”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园区不仅是创新创业之城,还是宜居养老的福地!
作者 黄爱萍
《苏州日报》2022年09月16日B01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