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件件艺术装置落地公共空间,一幅幅美丽画卷诞生居民指尖,一次次耐心指导“点燃”学习激情,一场场艺术讲座“唤起”求知乐趣……去年10月,365现金官网_365在线娱乐平台官网_365bet平台网投第六届“艺术进社区”活动如约而至,居民与艺术家们共同踏上了一段奇妙艺术旅程,系列活动将持续至今年2月底。
由365现金官网_365在线娱乐平台官网_365bet平台网投文体旅游局主办、园区公共文化中心承办的“艺术进社区”活动,是园区深入实施“文化兴区”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。活动聚焦“一幅画卷、两场比赛、三个普及”展开,依托社区公共艺术品创作、居民美术作品大赛和展览、艺术讲座走进社区等活动形式,搭建居民零距离参与艺术创作、艺术体验的平台,延伸园区“艺术为民,文化惠民”触角,打造全民艺术普及的新亮点。
由点及面 延伸惠民路径
在天域社区的公共区域,一条彩色玻璃顶的长廊十分受欢迎,许多居民在此谈天说地。而在五年前,这里还是另一番面貌。当时,艺术家曹春辉与天域社区在首届“艺术进社区”活动中结对,共同参与社区公共艺术作品大赛。考察过社区环境,并与居民充分交流后,曹春辉就地取材,给社区公共空间的廊架穿上了“彩色外衣”,让小区环境更添轻松明快之感。最终,这件作品获评当年大赛的优秀作品,成了小区的“标志性建筑”。如今,曹春辉已是大赛元老级人物,连续参与了多届大赛。在他看来,活动不但新颖,而且接地气,极大地调动了居民的艺术参与积极性。
除了社区公共艺术作品大赛,社区居民美术作品大赛同样受欢迎。家住娄葑街道城邦花园社区的胡华群对此颇有发言权:“大赛的开放性、包容性很强,让普通居民的作品也能进入美术馆展示,这让我们有了更多表达的机会。”胡华群创作的一幅涵盖东方之门、苏州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的作品就曾成功入选参展。据悉,大赛面向园区家庭开放,采用线上征稿的形式,入选及获奖作品将参与年度社区美术作品展,在园区各美术馆内展出。
从普及文化艺术知识,到引领居民参与艺术创作,“艺术进社区”活动由点及面,逐步扩大影响力,形成“输出”加“充电”的良好循环机制。针对学习“充电”,园区公共文化中心联合艺术家与社区结对,艺术家们结合自身专长,走进社区开展专题讲座,为居民普及美术知识,开拓艺术视野;同时,组织趣味动手游戏,发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,全面激发居民对艺术与美的兴趣。
从美术到艺术 扩展美育边界
如何让艺术与大众生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?答案指向了园区多元、包容的文化惠民服务。多年来,明·美术馆一直积极参与“艺术进社区”活动的组织与策划。馆长杨辉表示,经过往届的探索,活动主动创新,希望将涉猎的艺术领域从美术扩大到更多门类。“在本届活动中,我们就往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,希望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。”
在延续原有内容的基础上,第六届“艺术进社区”活动加入了社区艺术社团表演指导板块。艺术家与居民交流互动后,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声乐、器乐、舞蹈、戏曲、朗诵、模特等艺术社团进行指导。最终,这些艺术社团将亮相闭幕式,进行成果展示。
“在指导过程中,老师会从动作、眼神、唱腔等各个方面给予详细建议,让我们受益良多。”来自斜塘街道东韵社区的梁建清今年55岁,已在老年大学评弹班学习了三年。在得知这一艺术社团表演指导项目后,梁建清当即报名参加,希望借此得到更多专业指导,精进技术,结交朋友。
“无论活动形式如何改变、创新,其核心始终是服务好居民。艺术类别的增加可以吸引更多居民参与,而通过居民反馈,我们又能更精准了解居民需求,两者相辅相成。”杨辉说。
艺术全面浸润 点亮园区生活
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,精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彩点缀。六年来,“艺术进社区”活动共促成了百余个社区与艺术家结对,创作完成157件社区公共艺术品,举办艺术讲座180场,开展社区艺术社团指导20场,先后有580件居民创作的美术作品参与展览,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“通过‘艺术进社区’活动的开展,艺术与生活实现了有效互融,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、体验艺术带来的熏陶;与此同时,社区的文化品质也大幅提升。”对此,明胜社区妇联主席王晓虹感触颇深。她表示,作为活动的“组织者、协调者、参与者”,社区见证了居民的成长以及城市文化氛围的提升。后续,社区将更好地开展美育工作,带领居民发现美、欣赏美、创造美。
经过29年发展,园区已成为人文与科技完美融合的宜居宜业之城。目前,全区拥有各类美术馆、艺术机构二十余家,每年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及活动2000余场,文化事业呈现出繁荣向好的良好态势。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何雯表示,“艺术进社区”活动内涵丰富、意义十足,有效促进了优质文化艺术资源向社区下沉,同时挖掘了社区的文化艺术人才,并搭建了人才培养平台,让艺术之花扎根园区,繁茂成长,营造良好的城市艺术生态。
“园区公共文化中心将继续联动各街道、社区,把城市微更新的理念植入社区艺术氛围营造,带动艺术家、高校设计创意团队与社区结对,打造城市可阅读的‘艺术’样板。”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任季诩淙表示。未来,园区将以新思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、新展现、新服务推动公共文化建设,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、更为充实、更加贴心、更加暖心的公共文化服务,让市民在园区这块文化沃土上诗意栖居。
作者 王倩
《苏州日报》2023年02月03日B04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