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曦微露,熏风拂面,苏州南荡芡实生产基地已是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。园区娄葑街道的芡农们正抢抓农时,将芡实秧苗及时移栽到秧田,只为中秋佳节将苏城人最爱的一碗软糯清甜鸡头米准时送上餐桌。
娄葑农户种植芡实的历史绵延已久,其中数群力社区种植的南荡芡实最为出名,产量已占苏州整个市场份额的60%以上。由于新的城市化建设,目前主要种植地迁移到了东太湖沿线一带。2006年,南荡芡实荣获第七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,成为苏州水生植物中的一张耀眼名片。
立夏时分移栽秧苗是芡农们每年的“必修课”。下苗要轻柔;秧苗要按照合适的株距插入,太密生长不开,太宽影响收成;插得不宜过深过浅……世世代代勤劳朴实的群力人,经过数百年的实践,不断总结完善经验,探索出了种植高品质鸡头米的“独家秘笈”。据介绍,今年群力社区共有730多户农户种植芡实,可移植大田种植芡实面积近1万亩,预计每亩净利润可达5000元。小小芡实不仅是当地农户的“致富果”,也是传统技艺薪火传承的接力棒,更是“守正创新”精神的最佳诠释。
除了久负盛名的鸡头米外,娄葑街道农户们的种植品种还涉及“姑苏水八仙”全产品体系,以更好服务本地相关产业的发展。园区也将持续致力于弘扬特色农耕文化,让珍贵地道的美食特产成为园区悠久历史、丰饶物产的又一道“招牌菜”。
笋尖:一塘蒲过一塘菱,荇叶菱丝满稻田。最是江南秋八月,鸡头米赛蚌珠圆。
21而已:开垦传统种植新热土,开辟特色富农新业态。
易苏苏:熏风迎面万物秀,最忆是江南。
RT:苏州的鸡头米,闻之清香,尝之软糯、汤色清淡,清煮熟,撒少许桂花。一碗本地特色的甜品闪亮登场。
近期的热门网事还有:
为园区的“超能妈妈”,点赞!
2022年的春天,感谢你们曾经来过。
点赞,假期坚守岗位的他们!
第十一届金鸡湖创新创业大赛开赛啦!
作者 王子元
《苏州日报》2022年05月13日B04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