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美育人,将“高大上”的艺术变成“接地气”的美育,通过策划举办层次多元、内容丰富的公共教育,为广大公众送上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,苏州金鸡湖美术馆逐渐成为公众审美教育的大课堂,探寻江南文化的新阵地。
周文雍是个土生土长、地地道道的苏州人。自1981年起他开始围绕姑苏题材发表作品、参与和举办展览,从《苏州老行当》到《消失的乡土》,从《江南小巷100》到《江南古镇图典》,从《苏州园林》到《姑苏风情录》,周老师画笔下再现朦胧灵动的“旧时江南”风土面貌。
讲座取苏州狮子林进门两匾额“右通”和“左达”为题,取其左右通达,园林移步换景、曲径通幽之意。赏析明代吴门画派领袖文徵明先生的园林绘画作品《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》。以国画的视角看园林,园林绘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。
从“生活”着手,以“写意花鸟画赏析”为题,讲述生活与艺术的关联。艺术源于生活,我们每个人对生活周边相关事物的观察,生活点滴给人留下的印象,进而以某种方式来表现,就可能形成一件艺术作品。
在北部市民中心图书馆,除了阅读,还有艺术。什么是艺术?中国画需要哪些工具材料、分什么门类,山水画又有哪些审美理念和构图常识?如何读懂一幅山水画?
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,王华贝老师带领现场观众感悟中国画的独特魅力。
深耕“青梅课堂”品牌项目,策划举办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名家名作赏析、作品临摹、手工体验等活动,金鸡湖美术馆逐渐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打卡地、未成年人美育的第二课堂。作为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站,金鸡湖美术馆还连续两年获评优秀体验站。
据悉,下半年,金鸡湖美术馆将以“心帆飞扬——杨明义的江河湖海艺术回顾展”为契机,策划举办“杨明义与江南文化”研讨会、杨明义进校园现场教学临摹、“我和我的祖国”杨明义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公教活动。
作者 贾辉
《苏州日报》2021年6月25日B04版